loading..

浏阳市社港镇日清小学,地处浏阳与平江交界的一个偏僻小山村,距离社港集镇6公里。学校不大,工作、生活条件异常艰苦。

在这里,朱联明默默坚守了35年。

2011年起,日清小学的多数学生转往社港完小和同村的清江完小就读,老师们也陆续转往其他学校。看着个别学生家庭受地理环境或经济状况制约,只能在日清小学就读时,朱联明决定留下来。

这一留就是12年。

一人一校,其中的辛苦虽难以想象,朱联明却从未放下肩头这份责任。他说,自己愿意成为一盏灯,照亮山村孩子的上学之路。

让山村孩子“有学上”

1987年,从清江村考学出去的小伙儿朱联明,中师毕业后又回到了家乡,在社港镇日清小学当起了一名普通老师。

从此,朱联明与乡村教育结下不解之缘。

朱联明所在的日清小学由于地处偏远,很难留住外来的老师。这不,2011年,当日清小学的多数学生转往社港完小和同村的清江完小就读时,老师们也陆续转往了其他学校。

但朱联明留了下来。

他之所以选择无怨无悔地坚守,只为了一个承诺——让山村孩子方便地在家门口上学,接受良好的教育。

每一年,朱联明都为了仅有的几位学生留了下来。年复一年,他不断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。

朱联明说:“即使只有一个学生了,我也要把他教好!在乡村教育中,一个孩子都不能少!”

单人校的一天在别人看来,就是很普通的自习、上课、午餐、上课、放学,但要像朱联明一样,从年头到年尾守着一个学校,又有多少人能做到?

在学校,对内,朱联明是校长,是德育处主任,还是各学科教师、校医、心理辅导老师、生活老师;对外,他是公关员、采购员、环卫工、保安、绿化员、消杀员。即便是寒暑假期间,他还要随时返校查看水电、校内外安全,以及基建项目的实施监督等。

学校破旧,屋顶常漏雨,没有钱雇工,朱联明只能自己爬到屋顶检修;烧不起煤球、液化气,他上山捡柴火做饭,下地种菜;看到学生蹭破了点皮,或有什么不舒服,他都会想方设法解决,学校有只精致的小药箱,朱联明看得很重。

由于地处偏僻,个别孩子家庭困难,连生活费都成问题。朱联明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最终在他的努力下,问题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。

一人一校的坚守,算不上惊天动地的壮举,但朱联明平凡而崇高的师德之光,照亮了山村那片蓝蓝的天空。

 

让山村孩子“好上学”

日清小学是一所有着60多年历史的乡村学校。朱联明刚到日清小学时,学校连围墙都没有。

因此,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前,由于办学条件差、教学质量差以及学生和老师越来越少,当地政府一度想将这所学校撤掉。

如果撤掉了这所学校,这里的孩子要到更远的学校去上学,很不方便。最终,在朱联明的争取下,加之村民们的意愿,日清小学得以保留。

在朱联明的心里,不是学校保留了就行了,他还要让乡村孩子有个好的学习、生活环境,在这里“好上学”。

所以,他一直积极争取多方力量支援学校建设。

2006年,长沙市对外贸易委员会等13家单位,资助日清小学新建了电教室,硬化了操场,更新了教学楼的电路,重新装饰教学楼,学校面貌得以改善。

2012年,长沙市教育基金会资助35万元,为学校新建了厕所、标准围墙,把教学楼顶彻底翻新。

2013年,浏阳市政府出资,新建了学校78平方米的漂亮食堂,硬化了所有地面,加固围墙,更新电路,总投资65万元建设学校

2022年,浏阳市政府再出资60万元,对学校进行标准化建设,日清小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现在,日清小学环境优美,电教设备、体育用品一应俱全,学校具备了开展现代化教学的条件。

2008年,浏阳电视台组织志愿者,资助日清小学2年级学生廖瑞婷至18岁的所有学习费用,每年3600元。

此外,朱联明还联系浏阳市自来水厂、浏阳市义工联、浏阳市骨伤科医院、社港镇志愿者共计80余人次资助贫困学生,关爱留守儿童,关心贫困家庭。

朱联明的无私奉献,温暖了贫困学生家长的心,提升了山村孩子的幸福感。

让山村孩子“上好学”

朱联明有自己卓越的追求,那就是让山村孩子“上好学”。

他说:“学生的进步,是我最大的幸福!”

朱联明不愿意仅仅当一个“保姆老师”。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,他苦练内功,立志当教育的“行家里手”。

通过自学,朱联明拿到了专科、本科文凭,目前他又在自学读研。

长期以来,朱联明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,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。他撰写的论文获省级二等奖2次,长沙市级奖励3次,浏阳市级奖励6次。他参加5年1周期的岗位培训,学分都在420分以上,多次被评为优秀学员。

现在,朱联明各科教学都得心应手。日清小学只有一年级,一天的课程分别有语文、数学、音乐、体育、思想品德课等,这些课程的任课教师都是朱联明。

因为一人一校,朱联明在教学上,刚结束完语文课又要开始准备数学课、体育课。在教务上,他作为学校唯一的老师,要完成所有教务资料的整理。在打造标准化学校建设项目时期,他经常忙到凌晨两点多才能休息。

朱联明在学校附近栽种了红薯、南瓜、青菜等蔬菜,只为学生们的中餐吃得更安全、更放心。除了负责教学,朱联明还得时不时帮孩子夹菜、舀汤,叮嘱他们不要剩饭、不准挑食。

让我们来看看朱联明的一天吧——

早早起床,打开校门,迎接学生,晨检。等学生到齐后,开始打扫卫生,清扫操场,再扫走廊、教室,打开教室门窗换进新鲜的空气,并检查学校隐蔽的地方,消除安全隐患,然后大范围消毒。

下午放学后,学生们回家了,趁天还亮着,朱联明马上到山上捡拾柴火。回来后,又开始打扫卫生,直到把全校打扫得干干净净,才开始做自己的晚餐。

夜幕降临,昏黄灯光下,朱联明开始批改作业,精心备课,自学研究生课程——“充电”。除了语文、数学,还要准备英语、美术、音乐等,十一二点后才能忙完。

累了沏杯热茶,饿了就炒个剩饭。这样的日子,已经伴随朱联明一个又一个春秋。

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

学生们没有让他失望,2010年以来,他任教的学科成绩,6个年度获浏阳市和社港镇学年教学质量评价第一名。

党和人民也没有忘记他,2021年朱联明被湖南省文明办评为“湖南好人”,2022年被中央文明办评为“中国好人”。

让我们向朱联明致敬!向这位山村孩子的“点灯人”、乡村教育的“摆渡人”、民族复兴的“追梦人”致敬!

 

 

上一篇: 杜康 用双手量出十年设计路

下一篇: 杨再虎 用爱,把世界打开

地址:长沙市湘江新区谷苑路 522 号

邮编:410217

党政办电话:0731-88105152

友情链接:

  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
  •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
  • 湖南省教育厅
  • 长沙市教育局
  • 湖南职成教育网
  • 中国禁毒网
  • 湖南招生信息网
  • 湖南省毕业生就业网

湘ICP备14000555号